欢度农民庆丰收,法治宣传不停歇。9月23日,值此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蒙山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人民法院、县公安局、文圩镇政府等部门一起走进美丽富饶的大明灯挂组,开展以“共绘民族同心圆 法治清风润民心”为主题的法治文艺汇演等活动。
活动巧妙地将乐器演奏、三句半、情景剧以及摆摊设点等深受群众喜爱的形式,将浓郁的地方民族文化与法律知识有机结合,让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熏陶,不仅唱响了民族团结的主旋律,更为辖区法治蒙山、平安蒙山注入司法力量。
葫芦丝里传法音
“各族百姓抱成团,法治就像扎深根;宪法照侬全家,日子过得都安心,携手共绘蒙山景……”活动开场,婉转悦耳的葫芦丝声回荡在蒙山县文圩镇大明村灯挂组人大主题园戏台的上空。蒙山县人民法院的小演员借用《月光下的凤尾竹》来表达蒙山百姓的质朴、直白又浪漫的民族情感。动人的旋律一下子让村民身临其境,好像自己就坐在竹楼边,吹着晚风,看着月光下的凤尾竹,连心情都跟着慢下来、变温柔了。现场村民听到后也不由自主地轻轻跟着哼唱起来为接下来的法治宣传活动做了铺垫。
三句半里说反诈
为有效预防和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不断提高辖区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法律意识,避免和减少辖区群众重大财产损失,蒙山县公检法三部门联合推出《全民反诈三句半》节目,小演员们用诙谐、韵味十足的语言向观众揭示了电信网络诈骗的伎俩,现场教授观众识骗、防骗技能,提醒围观群众务必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蒙山政法单位的小同志太用心了!竟然能把枯燥的反诈知识编进‘三句半’里面,铜锣一敲、台词一亮,句句都是大白话,转账之前多想想,骗术再花也白搭,侬队千万不要上当哟!”台下的阿婆拍着手说道。接地气的表演让村民们听得入迷,笑着就把“防诈要点”记心里。反诈三句半对老百姓来说,是把“防骗经”唱到心坎里的“好帮手”。它用朗朗上口的台词、热闹的表演,把复杂的反诈知识变成大白话,村民们听着乐、记得牢,不知不觉就摸清了骗术套路。比起生硬说教,这种接地气的形式更易接受,能帮老百姓提高防骗意识,守住自家钱袋子,给财产安全加道“防护盾”。

情景剧里揭骗术
这方唱罢,那方登场。“快看,身着蓝色衣服的检察官又在用身边案警示身边人了。”台下观众屏气凝神地看着戏台上的情景剧。“今天我收到一个包裹,包裹里面给我赠送了一张免费领取大闸蟹的卡,价值500块。现在不正是菊黄蟹肥、新稻飘香的季度吗?我寻思着要不要扫这张卡后面的二维码,点击上面的链接……”
戏台上,蒙山县人民检察院的小演员正上演着《警惕这种网络诈骗 护好自己钱袋子》的情景剧,台上“村民”焦急的模样让台下老乡跟着捏把汗。“检察官”快步上前拦住:“别扫!这是典型诈骗套路!”随后“检察官”通过财物交换方式在台上边演边拆穿骗子的套路,从“刷单返利陷阱”到“虚假客服退款”,把常见网络诈骗的步骤和防诈技巧饰演得明明白白。台下掌声不断,村民王大叔说:“以前总听说网络诈骗,今天看演出来,才知道骗子是如此地狡猾!以后遇到这事,一定要先动动脑筋,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捂好自己钱袋子”的反诈意识,稳稳地扎进了村民的脑海里。
下一步,蒙山县人民检察院将积极践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联合多部门深耕民族地区法治土壤,持续创新普法载体,用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的方式传递法治温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admin)